磁共振检查有辐射?检查时带着金属很危险?看有趣的科普!
“请问身上的金属物品都拿下来了吗?” “有没有活动的假牙、助听器?” “有没有做过手术,身体里有没有植入物?” 相信很多朋友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都会被医生三连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对此产生不解?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氢原子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影像的一种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大范围的应用,检查部位涵盖头颅、脊柱、四肢关节、胸部、腹部、盆腔等全身各部位,具有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影像信息丰富精确、无电离辐射等优点。但是,磁共振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这一点并没有被公众所熟知。
体外铁磁性物品的吸附,容易砸伤患者及周围的人,如果东西被吸进磁共振机架,对机器造成破坏,还需要负担巨额的经济损失。
强磁场会损坏个人电子物件,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比如手机变花屏、信用卡消磁、手表指针走不动、助听器失灵等。
绝大部分“弱磁性”或“无磁性”的植入物,通常情况下可以在磁场环境下接受检查,
2017年《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针对12种不同植入物进行了如下归纳说明:
美国心脏病学协会(AHA)指出,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都是安全的,
2007年之前的外周动脉支架有几率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8周后可以行磁共振检查,具体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临床上,各种穿刺活检手术,包括各种磁共振引导下的治疗(如引流、射频消融、微波治疗和无水乙醇注射等)逐渐增多,所使用的穿刺定位针、导丝、导管、射频消融和微波治疗等设备均应是无磁性的,
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及各种人工关节等)大多呈无磁性或少量弱磁性,由于在术中已被固定在骨骼、韧带或肌腱上,通常不会移动。
但植入物可能会引起图像模糊,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也可能有发生热灼伤的风险。
牙科植入物(如种植牙、固定的假牙和烤瓷牙等)通常在≤3.0T的磁场环境中不可能会发生移动和变形,但在植入部位附近(如头颅、鼻咽)有极大几率会出现一些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因此,
金属宫内节育器一般由铜制成。目前尚未发现宫内节育器在≤3.0T的磁共振检查中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
如需检查腰骶部、盆腔等部位建议取环检查,别的部位可带环检查。乳腺整形手术和隆胸所用的植入物大多为非铁磁性物质,行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
留置导管通常被植于皮下,由穿刺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材料主要有合金、硅橡胶和塑料等,
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禁止行磁共振检查,非铁磁性或弱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建议术后6周再行≤3.0T的磁共振检查。若不清楚颅内是否有动脉瘤夹,建议先进行X线平片、CT检查,或查看近期(术后)的颅脑X线平片。如果有关于
以往认为人工耳蜗是磁共振检查的绝对禁忌,因为强磁场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磁极发生翻转,需要通过有创手术进行复位。可现今,据2016年北京语聆组织统计整理,
磁共振兼容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起搏器、ICD)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非兼容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禁止行磁共振检查。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研究表明心脏起搏器和ICD在控制良好的条件下,可在植入3个月后安全接受非胸部,磁场强度为≤1.5T的磁共振检查。根据2016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禁止行磁共振检查,带有胰岛素泵的患者在进入检查室时应移除胰岛素泵,因为强磁场可能会破坏胰岛素泵的功能。
检查当天建议穿无金属、少口袋的衣物,不穿磁疗内裤、护腰,不贴药膏。女生建议穿戴无钢圈内衣,也可以更换特定的检查服。
进入检查室前请去除身上一切金属物品(如活动假牙、牙套、电极片等),交由家属保管或锁入临时置物柜。
若您无法确认植入物材质,可联系临床医生或查询既往病案。在检查前要主动告知检查医生自己的手术史及植入物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是不是能够进行检查。当植入物材质无法查明时,应避免行MRI检查。若病情需要,应配合医生对其风险-获益比进行谨慎评估,了解所有潜在风险后,由患者和(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若您有必要进行胃肠镜检查,建议将其安排在腹部磁共振检查之后。已经做完胃肠镜并且放置钛夹的患者,建议在检查1~3个月后再行腹部磁共振检查。
日前,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温州新闻联合共同组织并且开展了“科普60秒”——温州市首届短视频大赛。大赛共收到作品百余件,经过多轮专业评审,
。作品主要介绍了一位“不听话”的病人带着具有铁磁性的假发进行磁共振检查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捧腹大笑之余又引人深思敲响警钟。同时,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为温州市10家获奖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