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尽头是谁为科考队员保驾护航?

日期: 2024-12-22 23:25:24 作者: 行业资讯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中国南极考察队于10月30日踏上了自己的第41次征程。与中国极地考察队已经结缘27年的波司登也以最新的极地极寒系列新产品再次支持考察队员的无畏探索。与此同时,波司登品牌大使“水哥”王昱珩也前往了世界尽头,在南极中山站承接特别任务,体验科考队员的一天。

  40年的“冰路历程”注定漫长,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首次登陆南极洲,并在次年2月20日宣布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自此,中国南极考察队在这片极寒之地上的故事正式拉开序幕,开启了数个属于中国极地考察的新篇章。

  时间回溯到1983年9月,中国南极考察办公室主任郭琨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第12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在南极还没拥有考察站,所以只能以缔约国的身份出席会议。尽管会议中郭琨的观点受到了多国代表赞扬,但却因为没有办法参与决策,在投票开始后被英美两国代表“请”出了会场,甚至连事后表决的结果也不被告之。

  1984年10月8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正式成立。一个多月之后,在没有破冰船和专业设备的情况下,中国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在12月30日成功登陆菲尔德斯半岛。1985年2月20日,中国长城站落成,在揭开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序幕的同时,也让中国在1985年10月7日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获得了南极事务的决策权。从此,这片广袤无垠的白色大地上,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1988年,为了让南极考察事业更进一步,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队于11月20日出征东南极。1989年2月,南极圈内的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中山站落成。

  在南极,位于内陆的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是最具科研价值4个点。21世纪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在冰点建立了东方站,法国与意大利在磁点联合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只有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彼时还没有“主人”。

  2004年12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了第4次南极内陆考察。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考察队于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找到了冰穹A的最高点,测绘出该点为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

  2008年12月18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再一次向冰穹A进发。1月27日,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落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南极考察完成了从边缘地区向内陆关键地区的历史性跨越。

  5年之后,中国第4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建成竣工,成为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中转枢纽站。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40年来,中国在南极建设了5座考察站,在极地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取得了诸多世界公认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中国在极地科研领域已经从40年前的追赶者,变成了如今的引领者。

  40年来,无数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地前往南极这片荒无人烟的极端之境。或许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南极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但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了40次南极科考,第41次南极科考队目前也正式起航。那么,我们为何需要去极地呢?

  南极洲是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大陆上的冰川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80%以上,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以供动植物生存。

  这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南极点同月的平均温度能达到-62℃,甚至更低。除了气温极低,南极气候还有干燥,降水稀少的特点,有着“白色荒漠”之称。这里的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可每秒90米以上,是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然而正是在这片气候恶劣的大陆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这中间还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油气资源,以及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

  因此,南极考察事业对于人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策略。同时,南极还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这之中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地貌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考察。

  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科学观测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可以有效保护南极的独特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全球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南极科考对于全人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与此同时,科考人员在极地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南极极端的气候环境有目共睹,对于科考队员而言,在这样的环境里经常需要连续数个小时在外工作,他们最先要面对的对手就是严寒。以中国南极长城站为例,这里位于南极洲西南,乔治王岛南部,平均海拔10米,7月平均气温-7.8℃,最高2.6℃,最低-28.5℃,全年风的速度超越每秒10米的大风天数达205天。然而长城站所在的位置已经算得上是南极洲的“热带”地区了。

  最近,“最强大脑”王昱珩南极探索之行的一系列内容全网刷屏,这位波司登新晋品牌大使接收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深入南极腹地,实地测试波司登的最新极地极寒系列产品。

  王昱珩此行前往的是位于南极内陆的中山站,尽管南极即将进入暖季,但气温仍有可能达到-40℃以下。考虑到南极的极端环境,水哥在出发之前,特地前往波司登·极地研究中心的极地考察极端环境实验室做了适应性训练。

  同时在极地气候里,光有静态保暖是不够的,科考队员经常会面临动起来热,静下来冷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衣服会“呼吸”,把多余的湿气呼出去。如果没办法做到动态保暖,这种气温变化就极易造成失温,威胁生命安全。

  除了严寒,狂风也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要面临的凶恶“敌人”。30分钟低温测试之后,王昱珩在极地考察极端环境实验室迎来了下一项考验——20分钟强风测试。

  南极大陆表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

  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波司登·极地研究中心的极地考察极端环境实验室最高可模拟9级风力,风速大约为20.8~24.4米每秒。而在南极,那里的风又被称为“杀人风”,往往会比冷更为致命。在寒冷地区,凶猛的狂风很快就能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

  在南极,极寒+强风是最大的危险,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耿通曾在昆仑站开展作业时,因需要点触电子设备屏幕,不能穿戴厚手套,导致手指被超过-30℃的极寒冻伤,面临截肢的风险。在耿通的强烈请求下,医生为他做了引流治疗,才得保住手指。耿通未等伤情恢复,便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

  随着科研需求的深入,为确保科考人员的生命安全,中国极地考察队需要更加专业装备的加持。于是,一批又一批我国自主研发升级极地科考装备涌现出来。其中就包括波司登的专业御寒羽绒服。

  1998年,波司登首次参与国家极地考察工作,随中国北极考察团出征格陵兰豪威德岛,这也是中国科考专家首次考察极地,见证了中国极地科考历程。次年,波司登随“雪龙号”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再战极地高寒,此后持续助力南北极科考。至此波司登也成为了第一个征服“地球三极”的中国品牌。

  进入21世纪以后,波司登在2019~2023年持续助力中国第36~40次南极科学考察,用科技与实力诠释羽绒服的专业和极致匠心。

  凭借深耕羽绒服多年积累的专业与品质,波司登在2020年10月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极地功能性羽绒服项目组”,共同研发极地羽绒服装备。并于11月25日,联合中国南极科考队推出专业保暖系列,持续助力中国极地科考事业。

  2024年4月25日,中国极地科考40周年之际,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双方将通过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汇聚双方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共同打破实验室研究与实地验证之间壁垒,一同推动极地科研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2024年10月30日,波司登再次助力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并推出极地极寒系列开启极地考察新篇章。波司登的品牌和产品技术发展,与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同向而行,48年专注羽绒服研发,从无到有,从1976年的品牌创始到如今畅销全球72国的羽绒服领先品牌,波司登初心不变,始终致力于将温暖带给全世界,让专业御寒科技惠及大众。

  饱含对中国极地科考40周年的致敬之意的波司登极地极寒系列搭载了品牌首创的动态御寒科技,首要解决极地科考人员在极端环境下“一动就热,一静就冷”的难题。产品彰显的尖端科技也为此获得了2024 ISPO全球户外大奖的殊荣。

  其中南极鲨鱼腮式排湿呼吸系统能使湿热气体高效排出,时刻保持干爽体感。该系统采用超强透湿导湿材料,衔接管道充绒结构,通过人体工学原理控制热气走向,使其表面保持热气循环,以此来实现动态化透湿保暖,达到湿热平衡。

  北极熊绒舱结构则是在羽绒服需要充绒的部分,采用立体/错格叠态充绒结构,二者相辅相成,使羽绒分布更均匀,进而达到360°无冷点。

  在双系统加持的基础上,波司登极地极寒系列采用800+高蓬匈牙利优质白鹅绒,800FP+拒水羽绒在寒湿户外依旧高效保暖,最高可抵御-50°C。搭配GORE-TEX黑标面料,提供持久、优异的防水、防风、透汽性能,暴风雪级防护轻松抵御8级强风。

  结构上,极地极寒系列使用了波司登人体力学减负系统,为减轻服装对人体肩部压力,设置背带系统,将肩部受力分散到别的部位,并且进行脱卸式设计,背负绑带取下来可用作简易收纳效果。卡口式的结构设计,使得重量可分散到腰部,使服装穿着更轻松。另有多功能背负系统,在高效减重的同时提供包裹防护,在室内外场景切换、气温变化可轻松背负无收纳压力。

  自1998年首次参与国家极地考察工作以来,波司登的品牌和产品技术发展,与中国极地事业发展一直同向而行,48年专注羽绒服研发,从无到有,从1976年的品牌创始到如今畅销全球72国的羽绒服领先品牌,波司登从始至终保持着初心,始终致力于将温暖带给全世界,让专业御寒科技惠及大众。

  如今,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中国南极考察队第41次出征之际,波司登极地极寒系列的发布或许不单是对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一次致敬,也是48年来品牌在御寒领域不断精雕细琢,让专业的极地科技民用化,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专业的御寒保暖产品的成果之一。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